近日,玉林市检察院、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玉林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全市征集评选出2022年度玉林市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并予以公布,提醒广大消费者防范“热点”消费陷阱。
网络销售假药获刑被罚
2021年7月,张先生向福绵区市场监管局举报称,其网上购买“九龙风湿王”来治疗腰椎病,用后感觉心跳加速,且在主管部门官网查询不到该药瓶标签上的批号。
经调查发现,从2019年下半年起,罗某志在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情况下,使用他人身份信息在某网络平台销售标注虚假批准文号的两款假药“九龙风湿王”和“风克星”,销售金额703647元。
消费警示:网上销售人员信息有可能是假的,与客户联系多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其从事违法犯罪的隐蔽性极大,消费者网购要选择经营资质齐全、规模大、信誉高的第三方购物平台和网上店铺。
未按合同履约汽车销售公司被罚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合同约定,罗某海向周某交付了定金30000元,周某收取定金的行为亦应认定是代表广西某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收取,该公司有向罗某海履行交付车辆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应当向罗某海双倍返还定金共计60000元。
消费警示: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应全面、充分地了解经营信息,选择信誉度高的经营者。同时,每个步骤都要保留购买凭证、付款凭证,妥善保管合同、订货单、发票等凭证,以便维权。
保健食品店虚假宣传销售保健食品被罚
2021年12月,玉林市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称 ,玉州区阮明保健食品店向中老年人宣传销售具有疾病治疗功能的 蜂胶 产品,共涉及消费者56名,金额11.3万元。
执法人员在该食品店检查发现,现场有50多名中老年人正在集中观看商品的宣传视频。经查明,该店自2021年12月起通过提供免费艾灸、理疗服务或赠送礼品等手段招揽中老年顾客到店召开专场会议,推销中健博元牌蜂胶软胶囊商品。
播放的产品宣传视频和其他顾客使用体验视频均宣称中健博元牌蜂胶软胶囊能抑制癌细胞增长、让肿瘤变小和控制血糖,是世界上最好的蜂胶,超出了该胶囊标注的“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范围,对该胶囊的功效进行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引导消费者购买该胶囊商品;同时使用绝对化用语不正当地贬低了其他品牌蜂胶产品。该店办有营业执照,但店铺投资者和实际经营者为阮XX,与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者不一致。
玉林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店铺实际经营者阮XX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消费警示:长期以来,保健品行业存在假借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赠送礼品等形式向中老年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现象,既误导消费者将保健食品用于治病,也破坏了保健食品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中老年人需警惕。
消费警示:近期,关于医疗美容和整形美容投诉越来越多,其中有的“美容”不成反被“毁容”,整形美容有风险,消费者不要轻信广告,美容整形要谨慎。
燃气公司充装不合规气瓶被罚
消费警示:消费者在购买液化天然气时,一定要注意查看气瓶是否安全和完好、是否过期,是否张贴有检验合格标志;不要贪便宜和方便,要到信誉好和证照齐全的燃气充装企业购买燃气,发现违法行为,立即举报。
消费者买到劣质建材投诉挽回损失
接到投诉后,珊罗镇市场监管所组织双方进行现场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000元。
消费警示:消费者在选购装修装饰产品时,要选资质齐全正规企业,签订合同时要把工程用料的种类、品牌、规格、工艺、质量等级、数量等详细地写上。支付装修款项要谨慎,按项目完成的进度逐顶按期支付,认真检查验收装饰装修材料,防止不良企业偷梁换柱,尾款要全面完工且验收合格后再支付。
消费者购买无效养生品投诉获退款
消费警示:当前,中医养生的人越来越多,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自己的健康问题,不能偏信盲信养生,有问题要到正规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消费者弃购二手房诉中介公司退定金
消费警示:由于二手房交易涉及金额大、流程复杂,消费者在购买二手房要谨慎,一定要仔细审查合同,不要随意交付定金,更不要轻信定金可以随时退回的虚假承诺,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美容疗程未开始即取消,消费者投诉获退款
10月26日,消费者提出取消疗程,但是商家却要求消费者承担百分之十费用才允许退还合同款。冯女士经了解签约交款后七天内可以退款,且不收任何费用,遂投诉商家没有履行合约。
接投诉后,执法人员到店现场核查,情况属实消费者没进行疗程,经调解最终达成协议,店方退还所扣冯女士的百分之十手续费共计1125.5元。
消费警示: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消费习惯理性消费,防止误入预付式消费和“美容贷款”的陷阱。
老年人受鼓动购买牛初乳胶囊
消费警示:一些不法商家用免费送鸡蛋、大米、食用油的方法,向中老年人宣传和推销“保健产品”“治疗药品”,为防止老年人中招,家人需多关爱老人,同时提醒莫要轻信外人的“假关心”,谨防上当。
同时,还有这些也需要引起重视:
2022年教育、培训服务投诉同比上涨145%,增速较快。部分培训机构在公考、考研、职业技能考试课程中宣传考不过可退款,并与消费者签订了相关书面协议。但后续不履行退费承诺,引发消费者大量投诉。
自媒体直播、平台网站、团购小程序等线上购物模式逐渐风靡,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发货慢、退款不及时、实物与宣传图片或文字描述不符、以次充好、商品质量瑕疵、未按承诺支付返利等。
短视频、直播带货快速“吸金”让相关培训服务日渐火爆,有消费者反映在预期收益、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虚假承诺、夸大宣传诱导消费等问题。例如,商家通过承诺指导学员“三天赚钱半个月回本”,宣称课程为名师“一对一”授课等内容诱导消费,但实际未兑现承诺,课程为非名师录播课,与宣传内容不符。
预付卡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和便利,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退款难”风险。2022年因商家暂停营业不退还预付款的问题时有发生,涉及各类培训、健身、美容美发、蛋糕烘焙等多个行业领域。且退款成功率较低,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低价话费充值存在消费陷阱。一些公众号、小程序上的低价充值话费广告实为消费陷阱。充值话费一直不到账,或者到账的是话费抵用券,且存在诸多使用条件。消费者申请退款被商家推诿拖延,拒绝退款。
停车收费也是热点之一。大部分投诉集中在执行市场调节价的公共停车场,问题包括未公示收费标准或者公示不明显、超过公示价格多收费、停车计时未扣除免费停车时长、承诺注册会员或消费满额可减免停车费但不履行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