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帮温太医成功再就业,以家庭医生的新身份守护全家健康;「啤酒阿姨」用有反暴力标语且倒贴在酒瓶上的瓶贴,唤醒饮酒者的理性;「转转」借Apple与华为9月发布新机的东风,在农忙季收割被替换的旧手机;「Olay」请张曼玉写文案、拍摄剪辑一则广告,述说她与品牌对女性生命的理解;「京东」邀知名作家为农民写文案,让更多人看到粒粒皆辛苦的好特产。
*项目以数英收录发布日期排序
当「平安家庭医生」被贴上「御医」的标签时,离被记住和信赖就不远了。
好广告应该有3个视角,分别是品牌视角、用户视角、传播视角。这支片子在内容上具备了这三个视角的输出:品牌视角是表达品牌价值,能做什么;用户视角是场景与问题,能为用户解决问题;传播视角是社交传播力,是否有趣,能否被口碑分享以及带来社交话题。
角色选得比较巧妙,找到家庭医生和御医的对应关系,并启用了与之贴合的影视ip和影视演员,可以只用一个配角的经费蹭到一个剧的热度,虽然甄嬛热度有点过了。值得一提的是那个不愿去医院的老头,演技神了,肢体语言相当幽默,节奏感很好。
片子能够提升的点,一是整体的剪辑节奏,二是可以寻找产品更契合温太医专业缜密性格的点,并且需要更突出产品形态,因为看完我竟不知道产品是什么。
许无味,SAE
温太医这个角色,选得太妙了。《甄嬛传》够火,省去观众对产品的理解成本;皇家御医的设定,可以体现平安家庭医生的专业水准与服务态度。
片中爷爷、爸爸、女儿三个服务对象,也选得够典型。这三个人是家中最易生病、也最难搞定的人。温太医和他们“过招”时,几句对话,便直接戳中消费者的痛点,把产品优点自然地抖搂出来。
看似简单地为酒瓶上贴上一张文字翻转版的反暴力标语,但对应到真正的饮酒场景中时,酒瓶倒过来的瞬间,清晰的标签和意识与身份的转变,就有可能制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冲击。
理性饮酒不是说说而已,「反暴力酒瓶」是可贵的。
正反酒瓶的拿放,这个洞察挺好的,直接又真实。玩法上的确是增加了比较强的趣味性,但站在做这个项目表达的初衷上来看,这个内容是否真的能对喝酒的人产生警示作用?感觉可以再有一个第二阶段,把暴力内容再深化,表达更触动情绪一些。
看到有很多人说,这个创意只对文明人有效,酒品不好的人压根不会在乎。我想说,你真的不懂广告,也不了解人性。人都是复杂的,人的心念也真的就在一瞬之间,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没有绝对的恶,所以看似简单的一句「正拿酒瓶,反暴力」,很有可能在某个瞬间救下起码两个家庭,那这个广告的价值就是胜造七级浮屠了。
SHEN,创意公司文案指导
酒瓶是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符号,但很少有人倒过来用。确实,正酒瓶是欢聚的干杯,倒酒瓶却是用来伤害恐吓的道具,这个创意点很正向,很妙,也很有温度。这样的酒瓶,正着放的时候,好像也在提醒我们,要记得换个角度看世界,很多事歪歪头就过去了,而不必大打出手。
Olay与张曼玉的合作始于2003年,并一起携手走过二十年。在张曼玉59岁生日当天,Olay发布一支由张曼玉本人剪辑的视频。张曼玉给自己写了一封信,这封娓娓道来的信,也像是对更多女性的鼓舞。
该项目让我们看见女性的自信、优雅和本自具足,如同张曼玉所说:“Life is not a race. 好的SELF-CARE,是需要时间的。”Olay二十年来也在沉淀自己,用慢功夫打造品牌向上之路。
整条片子看下来是非常舒适、不刻意的。很喜欢张曼玉写给自己的一封信这个视角,一方面,张曼玉作为与品牌合作了20年的代言人,这封信是她自己这些年来的成长变化,里面也有品牌的发展痕迹;另一方面,张曼玉的气质和Olay给人的感觉很契合,都有着一股静水流深的劲。
时光流转,初心不变,但总能在生命前进的道路上,收获新体验和创造新的东西,这也是与品牌相贯通的一种精神吧。
Chace,SAE
Olay的定位是“致力于为全球女性提供科学护肤解决方案”,这个短片很好地展现了女性力量,柔中带刚。
片中没有隐藏岁月流逝给人的容貌带来痕迹,而是承认、接受,并将其转化为一种与万物共处的智慧。相比留住年轻美貌,这种将岁月痕迹沉淀成平静的心态和积极生活的力量,更真实动人。
张曼玉所呈现的既是“岁月不败美人”的容貌美,也是女性由内而外的优雅和更为长久的美。
Morina,资深文案
这是一封充满真情实感的长信,看完后内心仿佛海浪翻涌般起伏。
广告片里,张曼玉如当年般的自然、优雅和温柔,这些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衰减半分。而且,我从广告片里的一幕幕画面感受到,更为强烈的是旺盛的生命力,对生活的热爱。我想,这些也是Olay想传递给屏前的每个人的信息。
9月份是各大手机品牌发布新品的高峰期,此时又正值秋天,通常意义上的丰收季,转转将手机行业的“农忙”与“9月换手机”相连通,将“回收”化作“丰收”,更新了人们对二手回收的认知。
片中,二手手机成为挂在树上的果实,并可以转化成金币,将二手手机的价值直观表现出来。麦田丰收是一个人们熟悉的场景,但是在麦田收手机却是一个新鲜事,两者结合产生一种奇怪又合理的感觉,也是记忆点所在。
开头“满地都是苹果”那里我笑了,“苹果”是自然界秋天的果实,也是手机界通常在9月丰收的产品,转转作为二手回收平台,特意设定成捡地上的“苹果”,并可以点手机成金,回收、高价、发挥闲置物品的价值,很自然就把平台特点传达到位了。
整个短片的风格十分轻松愉悦,但是要该给的信息都给了,喜欢这样简单直白的东西。
Chace,SAE
很喜欢,这个“丰收”的视角很新颖,既有丰收熟悉的画面,又添加了一种新鲜感,苹果变苹果手机,还能变成金币,收割麦子变成一箩筐一箩筐收手机,有些无厘头,但足够有记忆点。
另外对他们“上门回收”这个点的表现手法也觉得蛮新奇的,没有说上门回收给用户带来什么便利,而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展现上门服务的难度和敬业度——登天也要服务到位,这样反而让人记住了。
只是个人有一个小点不明白,为什么是用这个滤镜,因为本来新疆实景拍摄的话,呈现原来的样子就很好,这个颜色是为了增强荒诞感?
Morina,资深文案
再看广告创意,用结果丰收的概念来去诠释二手回收这个品牌服务,再加上用“以人拟物”的表现手法,树上结的果实是二手手机,麦田上一个个成熟的麦子也是二手手机,创意新颖,执行新奇,卖点清晰,让人在有趣的氛围里直观地接受品牌信息,真的很不错。
京东农特产购物节,邀请了一众赫赫有名的文人作家,来为各类农产品写推销文案。作家与农民看似不相及,但真挚的文字对应着朴实的期许,京东为作家与农民找到了切实的连接点,耕种土地与耕耘纸张一样,乡土情结与丰收精神别无二致,让文字有所依,让农产被看见。
但最近几年,接触了一些实实在在在做农产品的人,亲眼见证了家里人种地血脉的觉醒后,在他们身上明确的感受到一份扎根在土壤里的踏实感。培育一份品质好的作物、产品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经验的累积,需要耐心的等待,需要“看天吃饭”的勇气,更需要一份经得起利益诱惑的良心。
这个片子让我从作家的笔墨里找到了特别纯粹、宁静的生活,带人入戏。
与其说是创意,不如说为心意。
这场公益营销,我从看到文字开始就心头触动,作家和农民,其实都算不上会营销自己的人,但是作品或者产品,又都是他们纯粹想呵护的东西,这种心意需要被看见、被感知。所以品牌做了那个可以让二者都发挥出最大价值的人,三个角色缺一不可。
所以这个创意延伸出的价值,可谓是超出了太多太多,变成了实打实的、真正的心意。
SHEN,创意公司文案指导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一整年的努力和期待该怎么说出口呢?那不如让会说的人,帮农民伯伯说,这是个很有趣的行动!作者也更贴近了秋天真实的生活,而品质好的农产品也多了一个懂它们、会说话的人。品牌连接了田地、果实、人和城市,成为了纽带,创造了一种朴素又温暖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