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关于房屋养老金、房屋体检、房屋保险制度,引发激烈反应。
昨日,刚澄清房屋养老金,不是房地产税,不需要老百姓出钱。
文中就房屋保险制度“钱由谁出”这个问题,由这些方式出:
1、对于既有房屋中的公共建筑,例如学校、医院、房屋类文物、直管公房、政府办公场所等,保险费用由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承担;
2、鼓励经济联合社为村集体物业及村民房屋投保;
3、鼓励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积极筹措资金为本小区房屋购买保险;
5、允许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增值收益,为对应既有房屋购买保险。
文中还明确提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曾提到:“在使用上,要像汽车一样建立房屋的体检和保险制度。”
房屋保险制度,像汽车保险一样,那是不是类似交强险(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要强制性缴纳?
那么问题来了,房屋保险很明显和房屋养老金不是一个东西,老百姓是不是又得再交一笔呢?
当初缴纳住房维修基金时,都以为能为房屋的维修和保养提供保障,可如今却又冒出这么多新的费用名目,搅得大家心神不宁。
01
建立公共账户,不需老百姓出钱
很明显,前几天关于房屋养老金,已引起群众的抵触。
主要原因有3:
①官方释放的信息量太少,未讲清谁出钱,并大范围开展试点,引发群众恐惧和担忧。
②现在我国养老金缺口压力越来越大,有了前车之鉴,容易让群众联想,难以认可房地产养老金。
③长久以来的经济下行,又一大笔资金,谁来监管。
上周末,住建部最新消息,房屋养老金要落地,包括北上广深等22个城市将陆续开展试点。
一时间,引发激烈反应,随后官方出来辟谣,表示房屋养老金不是房地产税,公共账户不需要老百姓出钱。
“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有网民辣评:这就是“决策气球”策略,先放个气球,如果风向OK,政策就成真,一有不对就辟谣,当没一回事。
02
房屋养老金,谁来交
那么,房屋养老金到底谁来交?真的不会增加老百姓负担吗?
按照目前方案,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与公共账户共同组成。
1)个人账户,由“房屋维修基金”转变而来,很多人已经交过。
①买房时,都按建安成本5-8%缴纳了房屋维修基金不等。
③每月物业费中包含了房屋维修金,但金额比较低,各地各小区的标准有差异。
④当房屋维修金不足30%时,只能用于紧急维修(严重威胁安全),业主需要续交。
2)公共账户,地方政府筹集资金。
①土地出让金→开发商→购房者
②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资金→政府、业主、社会
③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纳税人
④房地产税→业主或租户(虽然还没开始收)
⑤地方财政资金
⑥其他财政资金
乍一看好像是多方筹集,实际上羊毛出自羊身上,甚至最后的补充账户,也是业主自掏腰包,自愿缴存。
无可否认,步入存量房时代,越来越多房屋出现老化,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我交归我用”,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老百姓真正担心的是“我交归他用”。
03
房屋养老金,谁来监管
你了解过全国已征收了多少房屋维修金吗?
这是一笔很多的钱,能查到比较准确的数据,是2013年11月证券日报等媒体披露的,当时已累计超1万亿元。
时隔11年,房价都翻了好几倍,按照建安成本5-8%缴纳,房屋维修基金必然远远超1万亿元。
当时的报道中还提及,大部分城市交存的住宅维修资金,使用率不足1%。
这么大笔钱,谁来监管呢?
按照以前的情况,是缴纳给房管局进行代收并保管,一般由开发商代缴,后由物业代为管理和使用。
成立业主委员会后,委托所在地一家商业银行作为本物业管理区域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专户管理银行,并在专户管理银行开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户。
这样看下来,虽然这笔钱属于业主,但业主是无法直接干预该笔资金的使用,这才让大家很不安。
更别提,一直都存在的维修基金管理问题!
①开发商挪用住宅维修金。
②住宅维修金提取审批程序繁琐,使用难。
③资金管理方面,未能实现资金利益最大化。
群众担忧并不是无道理,当下最应该是尽快公布房屋养老金、房屋体检、房屋保险制度细则,让大家了解放心。
【东莞产业-产业动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