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四次上市折戟土巴兔,又有了新动向。近日,据深交所官网显示,互联网家装平台土巴兔更新了招股书。
根据其披露的招股书,本次土巴兔上市拟募集约7亿元人民币。资金用途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研发及数据平台升级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2.184亿元,二是运营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4845.15万元,三是运营服务中心建设及全渠道营销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3.5717亿元。此外,补充流动资金8000万。
如今,距离其第一次谋求港股IPO已过去近四年,土巴兔也经历了四次IPO的折戟。
2018年8月,土巴兔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仅仅四个月后,土巴兔撤销了上市申请。这是土巴兔第一次上市折戟。
2021年6月,土巴兔转向创业板,其上市申请获受理。然而,仅仅冲刺三个月后,因土巴兔IPO申请文件的财务资料过期,需要补充提交,深交所中止了土巴兔发行上市审核。这是土巴兔第二次上市折戟。
2021年11月,土巴兔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恢复土巴兔发行上市审核。但是2022年1月,土巴兔聘请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因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深交所再次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这是土巴兔第三次上市折戟。
2018年,两大家装巨头齐家网和土巴兔先后奔赴港股冲击IPO,齐家网如愿以偿,土巴兔却波折不断,艰难无比。
土巴兔上市困难,除了各种天时原因之外,靠买流量增营收,充当家装中介角色,无法解决行业痛点,似乎都让这个互联网家装平台的故事不太动听。
流量风险
土巴兔将大笔资金烧在了流量获客上,这是其快速成长起来的根本所在,但也一直备受媒体的揶揄与质疑。
将流量花费与营收相比,其占收入比重分别为 30.31%、35.00%和36.66%,比例居高不下,而且比例呈连年上升的趋势。
反观土巴兔这3年的利润,依次为0.80亿元、0.87亿元、0.70亿元,总共才有2.3亿元。这就意味着买流量的钱是利润的将近3倍。
虽然花了更多的钱,买了更多的流量,但是却并未见利润有所增长。
实际上,土巴兔每年都在增加获客流量费的支出,本次上市募集的7亿元中,土巴兔更是拟将超过3.5亿元用于运营中心建设和全渠道营销建设项目。
通过昂贵的流量获客,对于土巴兔而言,是一种风险。
土巴兔对此亦心知肚明,在招股书中坦言,如果未来互联网媒体流量成本上升速度过快,将会导致发行人流量获客费用增加,对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持续烧钱,给土巴兔的奔跑注入了持续动力,但值得思考的是,这种模式终将见顶,土巴兔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转化这些流量,则是土巴兔根本问题之所在。
家装中介
通过流量的导入,土巴兔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号称互联网装修龙头,它也在官网首页赫然写着——专注装修13年,但是实际上,它扮演的是家装中介的角色。
根据官网介绍,土巴兔成立于2008年7月,以互联网家装平台业务为核心,依靠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以线上形式连接业主和家装企业,从信息推荐、交易保障、质量监督、评价反馈等多个角度,为家装行业参与者提供各环节的服务。
截至2020年底,土巴兔平台累计入驻了130多万名设计师、逾11万家装修公司以及9000多家家具材料供应商,业务覆盖国内300多个城市。
也就是说,土巴兔起到的是一个链接的作用,链接装修公司与消费者,而公司本身并不参与装修,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找到装修公司,装修服务的实际提供者实则是那11万家装企业。
但是说土巴兔从未参与装修,也并不全对,它也曾试图直接面对消费者,打造自营品牌。2015年9月,土巴兔上线业主与工长/工人直接签约模式,试水自营家装业务。
但是,自营家装涉及研发、设计、营销和市场等众多环节,管理难度大,经营成本高,从2015年到2018年,土巴兔累计亏损近30亿元。自营承包家装业务,在2017年末开始收缩,到2019年末,土巴兔彻底退出自营业务。
于是土巴兔将线下装修实效的口碑,全权交到了入驻商家的手中,自己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家装中介”。这就会导致一个最典型的问题,那就是不能保证产品与服务的最终质量,而这几乎是一切互联网平台的通病。
痛点难解
显然,土巴兔作为一个中介,虽然为消费者家装提供了家装企业,但是却并不能保证装修的效果。
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家装企业的审核。据媒体报道,土巴兔对入驻平台只审核,只有两个条件,一是是否有营业执照,二是是否有办公地点。宽松的审核机制吸引了众多杂牌公司入驻,导致平台上装修公司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上面找装修公司难免掉坑。因为11万家装公司,有多少“游击队”,土巴兔不知道,消费者更不知道。
另一方面,家装作为一种产品与服务,购买的频次比较低,因此导致一些小的家装企业,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不惜违背诚信,乃至欺诈消费者。
根据天眼查显示,在土巴兔涉及500多宗司法案件里,其中超过26%的司法案件系装饰装修合同纠纷。土巴兔也承认,互联网家装的品牌和声誉可能会受到控制范围之外的家装企业的影响,存在无法向业主持续提供优质家装服务的风险。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土巴兔的投诉量超过200条,投诉内容涉及装修企业监管不力、售后服务不到位、产品质量问题等。
根据互联网家装行业相关报告显示,Z世代已成为家装的主力人群,开始主导家装消费。年轻用户更加关注家装企业服务品质及设计,而且注重效率,希望一站式解决家装问题。显然,土巴兔承担此重任,似乎颇有困难。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家装市场规模已达2.61万亿元,市场不可谓不大。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各路巨头下场家装市场,目前百度、阿里、京东、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家装行业,并上线了自有家装平台。
2020年,1月,京东上线京东家频道,不仅可以满足场景化配货,还提供一对一设计服务;3月,国美入股装修平台“打扮家”,并提出三年内年营收突破5000亿的目标;4月,天猫上线了天猫3D家装城,将3D购物体验常态化。此外,百度 “装馨家”以及字节跳动 “住小帮”等平台也纷纷上线。
这些背靠大厂的互联网家装平台,自带流量以及资本优势,凭借成熟的市场经验与掌握的大数据,或将更善于解决装修市场痛点,这必将给土巴兔带来更为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土巴兔的家装老故事或将更加不动听。
文:财侦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