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超市的改造工作,如何做?
生活中的大街小巷
然而很多超市装修陈列还很传统
随着时代进步消费升级
传统门店毫无竞争力
业绩下降、难以生存
我们必须从新打造
这个时候更多的需要重新定位消费群体
升级购物环境和陈列商品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
便利店或者小型社区店在明显增多
生鲜传奇就是典型的案例
大家是否注意到超市的陈列和设计呢?
今天我们简单的做个分析总结
消费群体
往往传统超市
货品大量堆积
忽视购物体验
然而超市升级改造就要以“人”为核心
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
更要注重商品品质和健康
消费群体大致分为两类
老年群体和青年群体
过去考虑经济实惠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
购物环境宽敞舒适
年轻人是消费主力
追求方便快捷
喜欢更好的购物环境和氛围
消费群体的消费形式也在改变
由多到少、由少到精
水果蔬菜小份的更加好卖
升级环境注重商品陈列效果
那么一个舒适惬意的环境是必须的
如何让客户有个更好的购物过程和体验
需要有优质的装修风格、灯光照片、商品陈列、动线设计等
超市升级首先从门头开始
简洁大方、色彩鲜明的门头设计
才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两种门头是最常见的
现在很多超市这样改造
门头设计完紧接是内部装修
过去墙壁和天花板基本是不吊顶或者黑色铝格栅吊顶
现在满做塑木方通、铝方通
特殊区域特殊吊顶(如软膜等)
靠墙货架上端吊眉等
地面由白色瓷砖转深色瓷砖凸显陈设的商品
灯具照明摒弃以往日光灯
多以轨道射灯做商品陈列为主
蔬菜、肉类生鲜灯不可替换
生鲜区更加注重氛围
货架由传统白色改成深木色
高度控制在1.3-1.5米低矮货架
不是选择传统的高货架
保证顾客愉快的选购商品
高中低三种货架相比
低矮货架非常容易选购商品
关于商品陈列也是和业主反复沟通后
设计平面图的同时就要备注产品类别所占的货架数量
当然这不是固定的根据后期销售调整
低矮货架放置产品数量少
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要选择优良的商品
确定同类品牌种类和需要货架的数量
陈列商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易于观察方便拿取
2、按照类别、特点陈列(矮货架,相对在上)
同类商品遵循重货在下轻货在上
利润低在下利润高在上
易碎品在下畅销品在上
因销售多为周边居民
经营期间不可轻易变更固有陈列
3、生动化陈列(特指堆头)
特价促销品使用工具辅助堆出立体
生动个性化的陈列模式
货架摆放时要注意的就是动线
传统超市动线是通过地砖、吊顶和灯光组合
引导顾客按照设计的货架行走
这是大部分超市仍在使用的动线设计方式
目前在尝试传统动线结合偏向于自然、自由、开放式购物动线
传统超市按照商品品类作为行走的路线
以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把超市各品类关联、有序的布局在门店内
奶制品、坚果类或生鲜、冷藏部分
尽可能的做到随意行走提升购物体验
这是刚刚改造完成的两个超市货架布局
收银台也在改变
不在是传统的鲜艳、醒目(红的、蓝的)
而是偏向于原木色
给人温馨自然的、愉悦的感觉
只是陈列面积小、展示方式精致罢了
烟酒柜也是设在出入口
与收银台组合在一起或者邻近区域
传统收银台、很多大超市还在使用
小型超市常用的
这是小型常用的、不难发现
现在小超市改造升级的最终目的
都是为了营造更好的购物氛围
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吸引更多的客户
问题延伸:
问题1:设计一个超市需要注意哪些?如何布局、生鲜区怎么放?开放区怎么放?
答复1:开放区是高度850左右的堆头,一般由4个组成一组,放散货或者牛奶。以前果冻之内的都是放在货架上专用亚克力。商品摆放一般是饮料、食品靠近门摆放,生活用品在里面。
问题2:自然行走的路线指的是?
答复2:红色圈内的货架缩小都是堆头,没有长排的过道,绿色区域的过道长排,绕行路线,根据可以散称或整箱销售和不用过称的包装品的销售区别确定的,这种散称货架改成矮的,方便走动拿取。
版权申明:零售信息公众号所发稿件、图片均用于学习交流使用,并已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出处和来源,若文章涉及版权,请联系138 0241 9028,将马上安排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