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买房不容易,想要住的舒服更难。”我特别认同。你可能觉得房价最重要,买得便宜就是赚到,其实真不是这样。有的人花了几百万买房,结果天天被噪音折磨得睡不好;有人一开始觉得住高层视野开阔,结果冬天冷得像冰窖,夏天又像蒸笼。我自己换了三套房,踩过的坑比装修公司还多,今天就和你掏心窝子聊聊:——不管多有钱,这“4个楼层”真别碰!我都是亲身经历换来的教训!
第一坑:紧挨商铺的一层
我第一次买房时,就图便宜买了个一楼,楼下正好是一排餐饮门面。那时候想的多美啊,下楼就能吃烧烤、喝奶茶,朋友来了还夸我“位置绝佳”。结果没过两个月,这“香味”真是受不了。
到了晚上,楼下小龙虾、烧烤摊、奶茶机齐上阵,我家的窗户就像开在夜市上,一阵阵的吆喝声、油烟味直接飘进来。尤其是夏天,窗户不敢开,那味道真的太冲了;但关窗还是有味道!
网友@方小姐也中招了,她说:“我家楼下有家饭店,每天油烟呛得眼泪直流。洗完的衣服挂阳台上,第二天上面全是饭菜味,等于没洗。”
更可怕的是安全隐患。商铺天天用明火、煤气、各种电器,谁敢保证不会出事?我那会儿就遇到过一次,楼下电线短路差点引起火灾,吓得我连夜搬去亲戚家。所以啊,一楼靠商铺,看着方便,其实是隐患满满。你以为省了点钱,其实换来的是每天心惊胆战的生活。
第二坑:最顶层的房子
很多年轻人买房喜欢“顶层”,觉得高层采光好、风景美。我当年也这么想的,还觉得站在阳台上看夜景挺浪漫。结果搬进去的第一个夏天,我就被“蒸熟”了。
屋顶一到中午烫得跟铁板烧一样,空调一刻都不敢停,电费直接飙上天。到了冬天,反过来又冷得像住冰箱——暖气开到最大都不顶用。
还有一个麻烦:出行全靠电梯。我那栋楼30多层,两部电梯,每天早上像春运现场。上班得提前半小时出门。电梯坏了?恭喜你免费喜提一节免费的登楼梯健身课。我有一次电梯停了,爬上家门口腿都在抖,那一刻真想哭。
最惨的是水压问题。高层的水,有时候洗澡洗到一半就断流。朋友还开玩笑说:“你这是‘半自动洗澡机’,冲一会儿歇一会儿。”说笑归说笑,但住过的人都懂,那是真折磨。
第三坑:没有小院的一楼
有的人为了省钱买一楼,觉得价格便宜、进出方便。我第二次买房就选了一楼,当时心想:老人上下楼也轻松。结果入住没多久,家里开始返潮。
尤其是梅雨天,墙角长霉、墙皮起鼓,一股子潮味怎么都去不掉。地板经常湿漉漉的,拖了又拖,还是会返潮。久而久之,家具底下发黑发霉,整屋子都有股“旧地下室”的味道。
要是有个小院还好,可以通风、晒东西;可没有院子的一楼,窗外全是绿化带,蚊虫、潮气一起来,晚上开窗透气,第二天窗台上全是蚊子尸体。采光也不行,尤其夏天树叶茂盛,客厅白天都得开灯。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家那时候就常年住在阴天里。
第四坑:高危层
最后一个坑,比前面三个还要危险。有些楼层明面上看不出问题,但内部结构有隐患。现在不少房子是二次改造的,有些业主为了多点空间,居然私自拆了承重墙!我亲眼看过新闻,一户人家把承重墙砸了,为了多出个衣帽间,结果整栋楼都出了问题,地基下沉,裂缝一条接一条。
这种房子就算再便宜,也千万别买。你省下的钱,最后可能全砸在维修和安全上。要是真出事,命都搭上不止钱。所以买房前,一定要查清楚这栋楼有没有被改动过结构,别被中介一忽悠就签字。
很多人买房只看价格、地段、装修,其实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楼层。住得舒不舒服,楼层选得对不对,真的能决定你每天的幸福指数。
我换了三次房,终于悟出来一句话:“能住舒服的,不一定贵;贵的,也不一定好。”买房时,别被广告、样板间、销售嘴里那几句“采光好”“通风佳”给迷惑。真正好的楼层,是住进去以后安静、干爽、通风、安全。毕竟,房子住的是一辈子,不是新鲜几天的。这四种楼层,真心劝你:哪怕再便宜,也别碰。否则,后悔的时候,想换都晚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