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不需要”“暂时不考虑”“你不要再打来了”……不论用客气或者不客气的语气回答实际上都毫无意义,甚至可能会因为接听电话而确认了号码有效,之后的电话越来越多。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自2019年9月底,“来电免打扰”服务在全国正式上线,以及2024年6月底,“短信免打扰”服务在全国正式上线以来,截至2025年6月底,“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用户已达10.8亿,累计为用户提供防护1047亿次。
甚至,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各国针对中国人的各种电诈套路,其“业务”的起点,都是这些数以亿计的营销电话——看似不起眼的骚扰电话,对于人们的伤害没有下限,也没有上限。
技术的进步与骚扰的升级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在通信领域上演着你追我赶的戏码。而最终的受害者必然不会是各种各样的通讯公司,永远只能是每个普通人。
01 进化
那时人们对此并不会感觉十分冒犯。一方面当时营销电话的数量毕竟较少;第二,在信息较为闭塞的时期,电话营销也给了人们带来了接触新产品和新信息的机会。那时的营销电话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功能性。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信息获取渠道日益丰富,电话的营销功能逐渐减弱,冒犯性日益凸显。当人们不再需要这种信息传递方式,“营销电话”就开始退化为“骚扰电话”,甚至是诈骗电话。
随着VoIP(网络电话)技术在21世纪初的普及,骚扰电话进入了“技术驱动”新阶段。骚扰者开始使用“群呼系统”,由一台电脑自动同时拨打数百个号码,骚扰效率呈指数级增长。这一时期,“95”“96”“400”等号段电话泛滥成灾,成为骚扰电话的主要来源。
近几年,骚扰电话已全面进入“智能时代”,其技术手段和精准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央视财经315晚会上曝光的视频显示,如今的外呼公司打着“高效触达用户”“精准拓客”等旗号招揽生意。
AI智能机器人已经进入到应用阶段,可以通过真人录音合成语音,预设200余种触发关键词。一旦通话方说了相关语句,机器人就会根据关键词转到对应回复内容。几个回合下来,电脑系统就能根据对方的回答内容,一步步判断其是否属于意向客户。
2022年央视财经315晚会上,美股上市公司容联云旗下产品“容联七陌”被曝光。其不仅可以向电销公司提供外呼系统和线路,还能靠技术手段应对监管和用户投诉。容联七陌能为拨打骚扰公司提供一个号码池,每次拨打骚扰电话,用户手机上会显示不同号码,这一技术可以用来规避用户投诉和通信部门监管。
到2025年央视3·15晚会上,骚扰电话背后的乱象被再次被曝光。如今电销公司在使用虚拟运营商的“小号”做电销时,已经可以使用特殊软件,隐藏真实号码和真实地址,而且会根据被叫号码属地自动伪装成当地的号码,以此骗取被呼叫手机用户的信任,接听电话。
02 廉价
2024年,艾媒智库联合草莓派网民行为调查与计算分析系统,开展了主题为“中国手机用户骚扰电话情况调查”的全国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面对陌生的电话,仅有30.7%的手机用户有可能接听并询问对方是否为熟人。
成功的概率如此之低,很多公司仍然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布局,甚至花大钱去购买技术型产品,原因就在于随着科技能力的不断提升,骚扰电话一直“降本增效”。单次向外呼叫的成本已经被打的足够低了,这成为其屡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
黄页时代,人工拨打电话耗时耗力,效率低下,一天能有百十多个客户沟通量,已经算是不错的水平。而到了智能骚扰的时代,这一过程被大幅优化。以容联七陌2016年上线的“云电销”系统为例,它可以批量导入号码,并且有“自动外呼”模式。系统可以先替代人工拨号,检测到有人接听后再把通话转给空闲座席,省去了手动按键时间。
早在2017年,容联七陌就已经发布了“AIcall”智能外呼,演进到用语音机器人先筛客,再转人工,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的使用。
根据央视315晚会的报道,一台外呼智能机器人一年的使用成本在一万元左右,平均每天可以拨打上千个电销电话,工作效率远超人工客服。
03 防线
今年10月份,“为什么贷款骚扰电话变少了”话题冲上热搜。据了解,贷款骚扰电话降温的核心原因,是10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助贷新规正式落地。其中要求商业银行仅与白名单机构合作,从源头最大限度地限制了贷款类电销变成骚扰电话的可能。
此外,根据艾媒咨询的调研,保险推销是骚扰电话细分中的第一大类。但《金融时报》7月份报道,今年以来,已有7家保险公司的12家保险电话销售中心或电话销售中心分部被撤销,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官网信息统计,近五年(2020年—2025年)退出的保险公司电销中心达60多家。
这些改善情况看起来让人欣慰,但大多时候我们的防线还是有些苍白无力。
从一些法院过往的判例来看,商家企业的违法成本不高,仍是行业存在的核心痼疾:
2021年,北京东城法院判决一起信息科技公司侵害生活安宁权案件,最终赔偿金额为500元;
2017年,遂宁市某装修公司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并频繁骚扰,最终被工商部门责令改正并罚款8000元。
2003 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合作创建了“全国谢绝来电登记处”(Do Not Call),人们可以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在该处进行登记,以获得不被营销电话骚扰的权利。一旦企业违规向已注册的号码拨打营销电话,则会根据拨打次数被处以巨额罚款。
容联云当初也是因为被容联七陌事件股价大跌,选择对业务结构进行大调整。短期内迅速切割违规业务以求生存,中长期则全力向高价值、高合规性的AI解决方案转型。
04 写在最后
他坦言,起诉的初衷是“增加银行拨打此类电话的成本”,并希望“让每个公民都可以成为拒绝电话骚扰的起点”,“哪怕100个人中有1个人‘较真’,坚持的人多了,规则或许就会因我们而变。”
这种个体的“较真”精神,也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规则完善的重要力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