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交付定金相信大家对此都不陌生,购房定金是二手房交易的一个保障,那么购房定金的支付比例是多少呢?定金交多少才是合适的呢?交定金前一定要注意哪些事项?
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只有签订合同的定金才具有法律效力。商品房交易中的定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前或支付房款前,由购房者向开发商或者二手房业主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实际操作中,定金的数额及比例由开发商制定,但缴纳定金的比例一定不会超过总房款的20%。
也就是说,购房者如果要买的商品房的价格为200万元,那么定金合同中规定的定金就不能超过40万元。
1.交定金一定要签协议
交定金时一定要和开发商签订定金协议或购房协议书,不能只在口头上承诺,交了就算交了定金了。如果没有协议,定金就没有法律效力。
2.分清订金与定金
“订金”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实际上它具有预付款的性质,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并不具备担保性质。若购房者不履行合同义务,并不表示他不能要回订金;若开发商不履行义务,也不需要双倍返还订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同违约方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商品房交易中,购房者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若购房者没有履行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开发商或者二手房业主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在签订认购书时,要看清协议书上写的是哪种金,以免自己无法维护自身权益。
3.将退定金事宜写进协议书
在买房时,交的定金能不能退,成为大多数购房者关心的问题。如果不能保证之后买房交易顺利进行,最好在签订协议的时候,将退定金的相关条款写入协议书中。届时按照协议书中的规定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中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若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的部分,是得不到法律保障的。也就是说,如果二手房定金支付超出20%,那么超出的部分就不属于定金,是得不到相应保障的,因此定金并不是越多越好。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一套二手房定价是500万元,那么其定金最多则应该为100万,但是买家交了120万的定金,签订了定金合同,那么超出的20万就不能适用于定金罚则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卖家违约,那么卖家给买家双倍返还的定金是200万,而不是240万。
一般买二手房前不要急于交定金,交定金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决定后,在支付定金、签定金协议之前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房本是否核实?
首先要弄清楚房屋所有权是否真实、完整、可靠。
2.产权情况是否核实?
房屋所有权是单独所有还是与他人拥有。如果跟他人共有,共有产权人是否同意出售。另外,看房屋有无其他债权、债务纠纷。不然交完钱房子被法院查封会落得人财两空。
3.房源物理状况是否核实?
这里主要是指房源室内情况,是否为凶宅(非正常死亡),有没有漏水等问题。这些属于硬伤,万一出现问题,退房也十分繁琐。买房前要确定自己是否能接受这些缺陷。
4.房屋面积是否核实?
有的业主在经纪公司挂牌时报的面积跟房本上的实际面积相差甚远,一平米好几万,一定要看好。检查房产证上的面积跟挂牌出售的面积是否一致。
5.房主是否有确认?
核实与你磋商房屋事宜的人是否是房屋产权人。首先要确定房产证上的名字是房主本人,签订买卖合同的前提条件是买卖双方检查签约主体的真实性,主要是购房者核实房主的身份、业主证件的真实性和其与业主身份的一致性,防止不法之人假造房主身份证和房屋产权证进行欺诈,最大限度地规避资金风险。
除了确认上述几点,还需要落实细节,比如:所谈的价格包含什么,是单独房子的价格还是包含车位的价格。定金一定要直接交给业主。定金不超过总房款的20%,如担心资金安全也可选择资金监管服务。
以上就是买房定金的主要内容,你都学会了吗?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定金交付比例,定金不要超过成交价的20%,还要记得签订定金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