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隔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实验:
(1)设计实验:把声源放入鞋盒中,分别用不同的材料盖住,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出正好听不到声音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现有的声源有音叉和机械闹钟两种,则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本实验应当在______(选填“噪声较小的室内”或“室外操场上”)进行为宜。
(2)收集证据: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海绵
听不见声音时离声源的距离/米
5.2
1.2
2.8
3.7
最强
最弱
较弱
较强
上表中第一列空白处应填入的项目是_________;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用来作隔音墙装修的材料是_______;
(4)小明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以外,可能还有材料的 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 噪声较小的室内 吸音性能 聚酯棉 厚度
【解析】
(1)[1][2]由于需要声源持续产生声音,则应选择机械闹钟作为声源,为避免其他声音的干扰,故应在噪声较小的室内做实验;
(2)[3]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得,聚酯棉隔音效果最好,软木隔音效果最差,故可得第一列空白处应填吸音性能;
(3)[4]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得,聚酯棉隔音效果最好,故最适合用来作隔音墙装修的材料是聚酯棉;
(4)[5]当所选材料固定时,材料的厚度也会影响隔音效果。
【题目】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题目】某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一定质量的甲 、乙两种液体。实验时,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并利用仪器测量液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并将实验数据整理、记录分别如表一、 表二、表三所示。同一表格内液体的加热时间相等,表一内液体加热时间最短,表二次之,表三内液体加热时间最长。(设加热时间相等时,液体所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一:甲液体
表二:甲液体
表三:乙液体
实验序号
质量(克)
升高的温度(°C)
实验序号
质量(克)
升高的温度(°C)
实验序号
质量(克)
升高的温度(°C)
50
20
100
20
200
10
40
25
50
40
100
20
20
50
40
50
50
4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8或5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的乘积相等,吸收的热量相等。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
(c)分析比较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
【题目】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像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
(1)由此可确定声能传递___________。
(2)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光的________后形成的像。
(3)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目】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着远离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2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
(2)听到笛声时离山崖多远?
【题目】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通过读这首诗,联系我们学过的一些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请完成以下空格:
(1)“月落”是指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2)“乌啼”是指乌鸦的发声器官__________时产生的;
(3)“霜满天”说明发生了_______________(物态变化)现象;
(4)“渔火”表明燃料燃烧时,其内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________能及光能。
【题目】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60
0.76
60
0.89
60
1.02
80
0.76
100
0.76
80
1.02
尼龙
80
1.02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还需进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其中属于折射形成的是______,属于反射形成的是_____。
【题目】宜宾种茶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同时,宜宾市也是四川省茶叶主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的升华现象
B. 泡茶时,部分茶叶浮起来--------------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 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主要是利用了熔化吸热
D.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